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简称仁济医院)消化学科是以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为主体,集临床、教学、研究及多个亚学科专业为一身的综合消化学科。2021年,仁济医院消化科共接待患者62.4万人次,居全国首位;消化内镜量超过21.5万例,日均门诊量超1700例。2020年、2021年,仁济医院消化科居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复旦大学医院版)第一。
仁济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房静远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仁济医院消化科能有今天的成绩,学科创始人江绍基院士(我国消化内科第一位工程院院士)和萧树东教授起到关键作用。1984年,我国第一个消化疾病研究所——上海消化疾病研究所由这两位前辈在本院创立,一边做临床研究,一边做疾病机制研究,并开创国际学术交流。此后,邱德凯教授、曾民德教授等专家前赴后继,奠定了仁济消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理念,仁济医院消化科不断壮大。
房静远说:“仁济消化科最大的特点是,从大量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达到一定高度,设计新研究;再从大量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得到验证,不仅研究水平更高,对防病治病更有意义。”最近十几年,仁济消化科各个亚专业一起发展,在以下方面优势突出:
胃癌、肠癌及其癌前疾病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地位领先。如叶酸(每天1毫克长期服用)用于大肠癌腺瘤一级预防刊登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用小檗碱预防结直肠腺瘤摘除后再发,登在《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杂志上。通过分析手术标本中具核梭杆菌含量而预测术后化疗疗效及预后,发表在《细胞》杂志,被《科学》《自然》《癌症细胞》等期刊引用超过850次。国际学术界认为,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口服甲硝唑改善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效果受到国际同行关注;早期肿瘤通过规范胃肠镜治理、结合化学药物治疗进行干预等,也取得满意效果。
为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慢性肝病后期并发症的诊治开创新路。以前,国内对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慢性肝病研究较少。在邱德凯教授、曾民德教授等坚持努力下,规范了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其并发症综合治疗。首次建立并验证肝纤维化非创诊断预测模型,对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后期患者,不必做活检就能预测肝硬化,该方法被《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引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感染反复发作,较难根治。经过萧树东教授、刘文忠教授、陆红主任医师等专家几十年潜心研究,针对抗生素耐药等致根除率降低的问题,提出铋剂应用的新策略和创新方案,根除率达95%。
规范小肠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长久以来,消化道间歇性出血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戈之铮教授在国际上率先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小肠血管畸形出血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此外,在炎症性肠病方面,针对鉴别诊断难度大、综合治疗不规范的临床难题,建立并完善炎症性肠病评估诊断体系,开展多学科讨论及随访,年住院人次和专病门诊人次连续七年位居国内第一。
新疗法国内外领先
作为上海消化疾病研究所第四任所长、仁济医院消化科第五任科主任,房静远教授带领消化科同仁继续开拓,使仁济的学科排名从全国第六位(复旦版)上升到第一位,临床实践与科研综合实力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
牵头制定12项诊治指南与共识。从2012年至今,仁济医院消化科作为负责牵头单位,先后制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06、2012、2017年)《中国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治指南》《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治指南》《中国结直肠肿瘤综合预防共识意见》《中国幽门螺杆菌诊治共识》等12项临床诊治指南与共识,在胃癌、大肠癌、癌前疾病防治等研究方面,成为国内业界的标杆和典范。
把中国经验写进国际指南。仁济消化科基于临床基础上的创新疗法,受到国际学界认可。如在解决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方面,铋剂应用的新策略,被纳入国际权威的《马斯特里赫特幽门螺杆菌诊治共识5》。仁济消化科制定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标准后,相关国际规范“巴黎标准”被修改,并被《英国消化学会自身免疫性肝炎诊疗指南》、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和英国胃肠病学会的相关指南引用4次。针对小肠血管畸形出血难症,美国胃肠病学会以指南形式强烈推荐沙利度胺对血管病变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