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卫健委的数据中国有1100多家互联网医院,7700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在线服务。三级医院网上预约率达到50%以上,90%以上的三级公立医院实现了医院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远程医疗协作网络覆盖所有地级市的24000多个医疗机构。
借助互联网技术,实体医疗服务得到了延伸和沉没,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区之间和优质医疗资源供需之间的不平衡。在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极大地缓解了线下门诊的压力,避免了交叉感染,满足了人们对疫情防控的迫切需求。在实际工作中,依靠大数据技术建设“智慧医院”,患者的就医体验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就医时间明显缩短,甚至实现了“零等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化发展。
据卫健委,目前统计,全国30个省市建立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提高了网上监管能力。专家指出,在互联网医疗准入、建立、运行和信息安全方面,要加强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对互联网医疗的监管,使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更加规范。
“互联网医疗健康”本质上应该是“医疗健康互联网”,即互联网是手段,医疗质量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在积极投入资源的同时,敢于“泼冷水”,密切关注其问题和不足。今后在远程诊疗、处方审核、网上交易等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的闭环管理。互联网医疗行业从业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必须严于律己,保证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互联网医疗才有明天。